好像越长大越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感情了。
孩子在长大,父母在变老,孩子的世界变的不仅仅只有爸爸妈妈,而父母好像也不在是我们心中的超级英雄。当孩子经历的越多,心理的欲望和期待值也会不停的改变,有些话也就会羞于启齿,过滤了感情,剩下就是不愿听的唠叨。
孩子与父母沟通不畅,意见不合,观念不一致,这是非常非常正常的现象。妈妈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工作而心情起起伏伏,从而带着情绪,也可能妈妈进入人生的过渡阶段,身体受体内激素影响,情绪不够稳定,也或许妈妈经历着自己的中年危机。所以,这时候我们首先对妈妈多一些爱和耐心,长大,就是可以更加有耐心的对待人和事。
描述中提到,母亲对于你的教育方式从来都不是鼓励,父母有着很强的自我权威感,这让你感受到了诸多压抑,不知如何是好。这些存在许久,但是小时候不太在意也没有能力改变的事,现在可以做点什么了。中国的父母大部分都是打压式教育,认为这样孩子才会更加懂得谦卑。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成长以及自信心的培养。如今我们意识到了,的确应该做一些调整。
如何调整?
首先一定是理解。时代的大背景下,自我觉知意识不断增强,父母给的不管好的坏的,我们开始学会思考,父母第一次做父母,总有不到位的,那就多理解一点。然后学会精神上与父母分离。尽可能的让自己不做“打压式”教育的受害者。理解母亲,主动保护自己。
其次加强沟通和互动。在矛盾出现的时候,大部分都是因为语言造成的,好好说话,成为每个家庭的必修课。那就从自己开始,倾听父母的心声,然后像朋友一样互相谈观点,互相倾诉,互相帮助。把问题说出来就好解决很多。希望题主可以和妈妈有这样的交谈~且定期举行。
然后生活中引导和示意。当我们能和妈妈顺畅的沟通起来后,在日常的生活中,我们自己也注意好好说话,并把一些时事热点分享并讲给妈妈听,也许他们也玩手机,但是父母年纪大,理解能力,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和判断能力都受限,我们的优势发挥出来,让母亲看到我们的成长~
最后一起构造和谐的亲子关系。任何一段美好的关系,一定是双向奔赴。让我们自己行动起来,从内心渴求改变落实到行动中,不管过去如何,放下心中芥蒂,让阳光进来~~